自由時報 – 2014年4月7日 上午6:11

 

記者盧冠誠、徐義平/專題報導

 

服貿爭議不斷,外界擔憂通過後台灣恐成香港第二,中資大舉來台炒房,哄抬房價;中央銀行發現,有中國人刷銀聯卡買預售屋。據了解,該建案不在台北市精華區,而是新北市淡水,中資炒房正快速由市中心向外擴散,年輕人更難買房。

 

年輕人更難買房

 

央行上週在財金部會監理聯繫會議中指出,最近發現有中國人使用銀聯卡買預售屋,但預售屋未納入中國人來台購置不動產規範,容易產生漏洞,建議主管機關加以注意。

 

根據內政部規定,中資來台買房,必須遵守「543條款」,即貸款上限5成、每年在台最長停留4個月、3年內不得轉售;此外,亦採取總量管制,每年取得土地以13公頃為限、建物最多400戶。

 

對於政府嚴謹規範,中資早已「化明為暗」,因為自2002年開放中資來台取得不動產,截至去年底,12年下來直接以中資名義登記購屋僅136戶,總金額17.78億元,平均每年才11餘戶,每戶金額1300多萬元。

 

官方數字嚴重失真

 

行庫主管表示,中資來台買房的官方數字嚴重失真,不少中資透過人頭、雙重國籍、第三國企業法人名義置產,現在又把手伸進容易炒作、不必辦理登記的預售屋,恐讓最近好不容易平穩下來的房價再度飆漲。

 

代銷業者表示,購買預售屋通常分為訂簽開、工程期款以及房屋貸款等分階段付款方式,假設購買總價1000萬元的預售屋,訂金通常10萬元內,因為金額不大,所以多數購屋民眾選擇以刷卡方式付款。不過,後續的簽約、開工、工程款以及房屋貸款,絕大多數是透過匯款方式處理。

 

行庫主管指出,兩岸金融大幅開放,若只禁止中國人使用銀聯卡買預售屋,打擊中資炒房的效果有限,未來除了有必要將預售屋納入成屋規範,加強查緝人頭置產,也是重點項目之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政大地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